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PPE产品的出口外需接踵而来,与此同时,市面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CE证书,孰真孰假、哪些能真正用于帮助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只有正确理解和识别这些证书,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免在出口时碰到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而言,凡是在欧盟法规管控范围内的产品,都必须在确认其符合欧盟法规所有相关要求之后,才能进入欧盟市场自由流通。除了那些法规中明确规定不需要由欧盟指定公告机构(NB-Notified Body)参与认证或执行其他相关活动的情形之外,由欧盟指定公告机构出具的CE证书是证明产品相对于欧盟法规相关要求符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那些并没有获得欧盟有关当局授权却执行产品合格评定的组织是不具备核发CE证书资格的,欧盟指定公告机构信息均已被公示于欧盟官方网站上。
对于个人防护类产品(PPE),欧盟PPE法规根据不同风险种类将其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I类(低风险), II 类,(中等风险) III 类(高风险)。
除此之外,针对像口罩、防护服这类高风险的产品,欧盟指定公告机构还会根据PPE法规的要求对相关产品制造商的生产质量体系定期进行审核或对证书中涉及到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而这一切绝非是一张由非欧盟指定公告机构发出的所谓“CE证书”就可以替代的。
对于那些希望将诸如口罩、化学防护服这类高风险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制造商而言,当他们拿着一张无效的“CE证书”和欧洲的买家进行商务交流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欧洲买家质疑其专业性。
另外,一张无效的“CE证书”很可能会导致产品根本无法通关,而即使那些未经过专业机构检测评估过的产品侥幸混入欧盟市场,在欧盟一贯严苛的市场监管下,也很有可能会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被市场所质疑,并公诸于众。这一切的风险一方面可能会给产品制造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很可能会对其声誉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强烈建议那些生产并计划出口像口罩这类高风险PPE产品到欧盟市场的制造商选择正规的具有欧盟授权资质的指定公告机构申请正规合法的CE证书,以免因无效证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那么如何辨别EU type examination certificate的真假呢?有两个办法:
❶ 向证书签发的公告机构(NB)确认真伪;
❷ PPE法规对证书包含内容有明确规定,作为一张符合PPE法规要求的证书,这些内容是必须的(包含但不仅限于下列要求):
公告机构的名称和识别码;
制造商/授权代表的名称和地址;
证书所涵盖的PPE的识别信息(如型号);
已采用协调标准/技术规范的引用;
证书签发、到期日等;
对于像口罩、化学防护服等III类PPE产品,声明证书必须与法规有关条款所列的符合性评估程序之一(Module C2/D)配合使用。
Moudle B 证书模板
Moudle C2 证书模板
更多相关口罩、护目镜、防护服CE认证,欢迎咨询欢迎联系 13817467868 施先生